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07-28 19:00:09
小班数学教案七篇

小班数学教案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培养在生活中热爱学习,把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律动《我爱你爸爸妈妈》

2、复习7以内数

参观数字王国,数字王国的大门要敲3下才能开,数字王国的大门打开后,你都看见了什么?

Y:三只长颈鹿用数字3表示

Y:一头大象用数字1表示

S:小喜鹊邀请我们去参观森林舞会,舞台上有6位小朋友在跳舞,又来了一位,现在是几位呢?用数字几表示?

Y:舞台上有6位小朋友,又来了1位,现在是7位,7个小朋友用数字7表示。

S: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字7,7像镰刀割青草,7还像什么?

Y:还像拐杖,尺子

3、数一数,有几个填到括号里

【活动延伸】

S: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数字7,说一说?

Y:电话上、车牌上、衣服上等等

S:老师在生活中搜集到了一些带有数字7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学反思:

通过巩固联练习,大部分幼儿都能准确的发音,以及数字7的书写格式都能正确掌握,除个别的民族幼儿发音不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写数字7,而且还要教会如何把数字7写得更漂亮。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正确区分红、绿、黄、蓝四种颜色,并按颜色进行归类。

2、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师幼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鱼若干。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钓鱼棒、筐子若干

2、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晒鱼架若干。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汽车若干。

3、布置好池塘的场景,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汽车入场,巩固对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认识。

(一)开汽车。

“宝宝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钓鱼好吗?”

1、我们要开着汽车去。先看看,老师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呀?

2、你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呀?(个别提问)好了,我们出发吧!

(二)停汽车

1、池塘到了,我们把汽车听到停车场去好吗?老师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呀?,我应该停在哪个停车场

里呀?(红汽车停在红色停车场)

2、宝宝们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停在哪里呢,快去找一找吧。

小结:红汽车停在红色停车场。

二、宝宝钓鱼。

(一)和宝宝一起钓鱼

1、汽车停好啦,我们轻轻地走到池塘边,可以蹲下来看一看,池塘里有什么呀?有多少呀?(许多鱼)

2、引导幼儿观察池塘里的鱼的颜色

问:有些什么颜色的鱼呢?

小结: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绿色的鱼,那我们每种颜色的都来钓一条好吗?

3、老师和宝宝一起钓鱼。(鱼儿都钓完了,我们把鱼竿来交给老师)

(二)宝宝整理鱼。

1、请宝宝找和箩筐相同颜色一样的垫子坐下来。

2、把鱼排排队、数一数

我们把鱼拿出来排排队、数一数,你钓到了几条鱼?(个别提问)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钓到的鱼的颜色。(互相、集体交流)

(1)拿一条鱼举起来,有没有谁和老师钓了一样颜色的鱼?是什么颜色的?大声地告诉大家,你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2)这是什么颜色的鱼?有谁钓的鱼是和它一样颜色的?(我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3)你还钓到什么颜色鱼?(请一个幼儿说一说)有谁和她钓的鱼是一样颜色的?小结:我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4)还有一种是什么颜色的鱼?我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三、宝宝晒鱼。

1、引导幼儿观察晒鱼的架子有哪些颜色。

今天我们钓了这么多鱼,吃不完,我们把它们晒起来。看这是什么颜色的夹子?那它应该夹什么颜色的鱼呢?(红夹子夹红色的鱼)

2、那其他夹子应该夹什么颜色的鱼呢?(个别提问,小结:黄色的夹子夹黄色的鱼,蓝夹子夹蓝色的鱼,绿夹子夹绿色的鱼)

3、宝宝晒鱼:

让我们把鱼儿都晒起来吧!

要求:

(1)鱼儿是什么颜色的,就要晒到相同颜色的架子上。

(2)晒完鱼,把箩筐放在大箩筐里,去坐下来。

4、检查

来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四、开着汽车回家

宝宝们,今天钓鱼开心吗?那我们下次再来钓鱼好吗?开着汽车回家咯!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进一步学习4以内的数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会用不同的数数方法,会手口一致的数4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课件 小黑板 图片 小篮子 棒棒糖

活动过程:

1.以给"大公鸡过生日"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朋友,小朋友听是谁呀?大公鸡今天很高兴,因为它要过生日了,它请了好朋友来给他过生日,小朋友看是谁?

2.播放课件可爱的小动物,幼儿看课件回答。

(1)有几只小狗?(1只小狗)

(2)有几只小兔?(2只小兔)

(3)有几只小鸭?(3只小鸭)

(4)有几只小花猫?(4只小花猫)小动物们给大公鸡带来了好多生日礼物,大公鸡很高兴,请大家参加它的生日宴会。

3.情境游戏:快乐的生日宴会

(1)出示生日蛋糕,让幼儿说出是大公鸡几岁的生日。并唱生日快乐歌。

(2)好玩的筛子。

幼儿看筛子上有几个点,请幼儿拿出几个棒棒糖。练习幼儿按点取物的能力。

(3)丰富的午餐(纸箱上贴动物的图片,掉在黑板下面)幼儿说出都有哪些好吃的东西,练习用不同方法来数数。

①1个肉骨头。方法

②2个胡萝卜。(竖着数)

③3只虾。(环绕数)

④4条鱼。(不规则物体的数 ……此处隐藏1286个字……,要选出最矮的排在最前面,再从剩下的中间找出最矮的,其余依次。从高到矮方法同上。

儿观察发现:从矮到高:像爬楼梯。从高到矮:像下楼梯。

三、集体操作活动:蘑菇娃娃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帮公鸡、小狗排好队了,现在我们来帮这些蘑菇娃娃排排队吧,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好后,再从矮到高排好。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进一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教师自评:

在活动当中学习了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使幼儿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在前面第一部分可以设计让幼儿来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体,这样活动能使幼儿更感兴趣,形式也更活跃。第二部分是学习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幼儿学习直接比较上,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活动中教师的话语太多,对幼儿要求过多,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者的作用。需要教师以后活动中语言要进一步精练。

听课教师评课:

1、教具高矮的区别不大,准备时应该考虑到大小干扰的问题。5以内物体的操作,要有易到难。

2、活动过程要增加趣味性。

3、在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时需要分开说,孩子不大好说。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引导幼儿在分析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自己寻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画有三座房子的背景图,六个有脸谱的图形娃娃。

2、每人一套不同颜色、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18个,颜色有红、黄、绿,形状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每一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有大小两种,大小对比度比较明显。

3、每人一个分类盒、每人一个图形挂饰。

活动过程:

一、体活动——分析图形特征,学习按一个特征分类。

1、师: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的图形娃娃呀来我们班作客,小朋友欢迎吗?好!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呢?老师逐一出示6个图形娃娃,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小朋友我们再来观察看看两个圆形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把大的图形叫哥哥,小的图形叫弟弟,三角形、正方形方法同上。

2、出示背景图,告诉幼儿是图形娃娃的家。

图形娃娃准备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哦!在这里小朋友它们的家漂亮吗?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帮图形娃娃送回家,怎么送呢?听好了。

(1)图形娃娃想形状一样的住在一起。谁来送的?

(2)图形娃娃要搬家了,它们想颜色一样的住在一起。

(3)图形娃娃这次又想大的大的住在一起,小的小的住在一起。

二、幼儿操作活动——幼儿自己寻找分类的标准,按一个特征将图形分类。

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娃娃都送回了家,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还准备了一个分类盒,小朋友看好了这个盒子分三格,老师还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几何图片,形状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颜色有红、黄、绿色,每一种图形有大小两种。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把图形娃娃送回家,这个分类盒就是它们的家,怎么送呢小朋友自己要先想好了,你是按照形状分还是按照颜色分还是大小分呢。

结束后提问:

你是怎么分的?按什么特征分的?谁和谁住在一起的?让小朋友互相检查。

三、集体游戏——“图形作客”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朋友都分的不错,会按照图形娃娃不同的特征送它们回家。接下来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图形作客的游戏,老师做房子的主人,你们呢做图形娃娃,我要请你们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但是我请的客人是有要求的哦,你们先看看自己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是大的呢?还是小的呢?看好了吗?好,我要请了:

1、请红色的三角形。

2、请绿色的大图形。

3、请黄色的小图形。

4、请大的圆形。

5、请小的正方形。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在日常活动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3—4岁的幼儿已经进行点数、计数活动,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7的数,并能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

2.体验数学活动点数匹配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7的数。

活动准备:

1.课件《数数有多少》

2.操作材料:排序板、每个幼儿8朵花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手指变变变》

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金孔雀呀。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花猫呀。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呀。我是一只肚子非常非常饿的打老虎,想找一只小动物吃……。

2.引导幼儿点数。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给我们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课件)

(1)出示幻灯片大公鸡,有几只大公鸡。

(2)谁又来了,出示幻灯片两只小鸡。教师带幼儿一起点数,并说出总数。

(3)这次是谁来了,来了几只蝴蝶,请幼儿说出总数,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4)春天还有美丽的花朵,来数一数,这有几朵花?

(5)还有一件好吃的礼物呢?请幼儿点数。

3.认识排序板。

(出示排序板)

提问:

(1)排序板上有什么?

(2)应该从小红旗开始点数。请小朋友们手拿着小红旗进行点数。

4.幼儿练习点数。

每位幼儿先点数5以内的花朵,点数正确的幼儿老师奖励一朵花,然后再进行点数,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点数数量逐渐增加。幼儿点数

5.花儿朵朵

请幼儿把花贴到自己身上,同时会说1朵花、2朵花、3朵花……。贴好后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教会幼儿操作的方法。只有这样,在老师和孩子共同努力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这节活动中,先通过孩子感兴趣的“礼物”,让孩子反复练习并掌握点数的方法,锻炼手眼协调,并且点数正确的幼儿老师奖励小花,这样既有验证的作用,又起到了进一步加大难度的目的,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小班数学教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