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700字集锦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700字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1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引自“百度百科”)
元宵节的习俗很多:吃元宵、观灯、猜灯谜、放烟花、约会情人……
在元宵节与情人约会有诗词为证。 欧阳修的《生查子》是这样写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辛弃疾的《青玉案》也有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童年的元宵节没吃过元宵,没猜过灯谜,没见过烟花,更没约会过情人。唯一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在元宵节观灯,准确的说是放灯。
灯是纸糊的灯笼,简易简陋至极,秫秸做骨架,糊上一层薄薄的玻璃纸,里面安放一截寸许长的蜡烛,用一根细麻绳做系,拿根棍棒挑着。请千万别小看这纸糊的灯笼,一挑出来可是能吸过来好多双艳羡的目光的。
绝大多数的“灯”,是不能称作灯的,哪怕被称做简易的灯也不合适。但是,不可否认,那些“灯”千奇百怪,有创意,最了不起的一点,那都是孩子自己动手设计制造的。
先说材质,辣萝卜、红薯块、胶泥块、猪蹄甲,无所不有。造型更是多了去了,想要什么型就削成什么型,捏成什么型,有的天然成型,比如细长的辣萝卜去掉上头,挖个大大的深深地窝槽儿,双手一捧,不是个标准的“火炬”吗?燃油是个大问题,家里的煤油是有数的,倒不来,就偷偷的撕一块吊在房梁上的猪肉块上的膘油,再不然拿刀割一块猪肚子处的肥肉,拢在袖子里,飞跑出去,装在“灯”槽里,一切解决。灯芯那可是现成的,不必转圈子找寻,穿着的棉裤裆不是早开放了吗,棉花大大的有,撕一块,捻几下,夹在猪油或肥肉块里。
“灯”做成了。
满眼都是孩子们自作的“灯”,满眼都是孩子们满足、兴奋的笑脸。“灯”火比灯笼亮,还不怕风吹,孩子们就不再艳羡简直比国宝还稀有的灯笼。尤其是“灯”火烧的猪肉皮吱吱啦啦的响,肉皮和猪蹄甲被火烤的散发出的强烈的焦糊味、油香味,很能勾起孩子某一方面无限的遐想。紧跟着,辣萝卜、红薯块被火烤的时间长了,变熟变软,肉香味、薯香味阵阵扑鼻而来,那种美食的诱惑力可不是轻易能抵得住的了。我可是在放“灯”之后躲在“灯火阑珊处”品尝过那种“美食”的,那种世间少有的独特的风味我至今也没忘记。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2元宵节前的饭桌上总有几个不同的材料:糯米粉、铁盆、木板、水杯——开始做元宵了!
妈妈总是说着那一句“揉一点面放一点水,揉到元宵的感觉时,停水续揉。”
在我面前的铁盆里,装着白沙般的面粉。它在我左手指间乱摇一阵,掌心缓缓向面粉拍去,无论怎么用力掌心都不能压到盆底。随手一捧粉屑,立刻如流沙般从指尖划过,用另一只手轻抚一下,才明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这难办。我想。“倒一点水……”我自言自语,一边专注地看着妈妈那双泛黄的手。只见十只手指干净利落地一推,一揉,手指从四面八方向面粉挤去。她平缓的气息一呼,一吸,把看似易散的面粉都听话地掌握在手中。
我也不闲着。雪白的右手紧紧握住杯子的腰杆,左手更是小心谨慎地托住杯口,紧皱的眉头似乎能随着上扬地手移动着,多倒那么一滴也要狠狠滴骂自己一下。此时,杯中的水好比生命的源泉。沐浴了水的面粉好像活了起来,几下轻推慢揉,几次“雨水”滋润,那如沙般的面粉仿佛让那魔棍轻挥几下,竟变成了一堆巨大的庞然大物——这就是元宵的稚型。
“再把面团揉几下,记得要往一个点揉,用力!”妈妈两手互相摩擦着,细声细气地提醒,马上就好了。
我双手合并着,坚定的眼神自动锁定了方位,腮帮如警示般股三股,雪白的掌心“刷‘地朝面团的白肚皮上刺去,只感觉得血管像打了气般“快要炸了”,没想到,面团软而富有弹性,推在上面跟抹在脸蛋上没什么两样!
此时此刻,我的手指好比牙齿,而面团已经有了元宵的味道。紧接着,妈妈如鹰爪般的手抓在面粉的一点,捏出了一两个白的深的深洞。轻而不急的一撕二撕,刹那面团一分二,而分四,八个白团静卧不动——最乐的一刻“揉元宵”来了。这时,可谓“全家动员”,五个人、八个面球,球在两手之中左游右逛,无头苍蝇般前扑后退,时而扁圆时而细长,在这千揉百磨之中,圆形的元宵完成了。
八个“雪球”在木板之上排成一线,有谁能想到,再“推”、“揉”的锻铸下,竟会如此美丽‘和谐。
许久后,厨房里的铁锅脚踩火焰之上,在里面蠢蠢欲动、不停翻滚的热水下,鹅卵石块般的元宵静静在水底围成一圈,只为等待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3“正月十五闹元宵”,每年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又叫“灯节”和“上元节”,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在民间流传的另一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王朝。相传汉惠帝死后飞扬跋扈的吕后篡权,任用了大量吕氏亲信,宦官当权。吕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老忠臣协助下登基,博采众议,在正月十五这天,一举扫除了诸吕残余势力。因古代“夜”与“宵”同义。正月又叫“元月”,为了纪念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就将此日定为“元宵节”。从此,经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显示大唐兴盛,国泰民安,逐沿用旧俗,每到“元宵节”这天,张灯结彩,欢庆狂欢,“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使这一节日更加兴盛。
节日期间,灯月交辉,游人如织,正如唐代诗人张说所描绘的:“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李商隐的诗曰:“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描绘了当时观灯时车水马龙的宏大场面。流传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悬灯欢乐的规模更加盛况空前,花灯的装饰造型也更精美,灯节带给人们更多欢乐,更多光明。诗人苏东坡有诗云:“灯光家之有,笙歌处之楼”;大词人辛弃疾也曾有著名词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些诗词描绘了当时元宵佳节满城花灯齐放,通宵达旦,歌舞笙乐的壮观场面。到了清代,据《京都风俗志》记载:清代太平年间每年元宵节都是:“通街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王孙贵客、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由此可见元宵节观灯的热闹场面。
到近代,这一习俗代代流传,至今仍经久不衰。 ……此处隐藏2344个字……年的习俗送灯,我的少年记忆被打开,往事如潮水,涌了出来。希望早点到清明节,我要回家!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7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在一年四季中有各色各样的节日,如:除夕、端午节、愚人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劳动节的特点是让人们明白劳动者是最光荣的,并让我们学会劳动的;儿童节的特点是让儿童们放松的;教师节的特点是让学生们学会感恩与尊重老师的。哦,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
除夕一过,元宵节便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元宵节早在20xx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在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乡村的活动的确是丰富多彩的。有赏花灯、舞狮子、迎龙灯、放纸灯等等等。而古代时的元宵节还不止这些,还有:猜灯谜和踩高跷。今天的元宵节我们一家人决定在晚上开启“闹元宵”的活动。过元宵村里还会举行“迎龙灯”的活动。所以,今天晚上会十分的热闹。
哦,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时间流逝得飞快,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飞快的溜走。不一会,天就黑了下来,我们一家人静静地等待着龙灯的到来。忽然,在我们前面的一个村子响起了鞭炮声。我们好像从梦里醒来了一样,一下子就变得精神无比,站起来走向外面。抬起头,黑黑的天空中除了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和无数明亮的星星,就只有绽放的烟花,那烟花美得让人陶醉。其实,你不知道烟花虽然好看,但很危险。所以,我们要小心地燃放烟花。不一会儿,“龙灯”就来到了我家门口,爸爸急急忙忙地拿了一对鞭炮放了起来。妈妈还给了龙灯一个红包。每年龙灯来时,我妈妈都会该龙灯一个红包。龙灯“拿”了红包后,龙头就对着我家门口点一点头。表示感谢,祝我们家财源滚滚、平平安安。在看龙灯之时,我便仔细地观察龙灯上的金元宝、蜡烛、小灯笼……
龙灯走了之后,我们就开始了“闹元宵”的活动之一:追龙灯。龙灯可真长,过了好久才走到最后。我们便追了上去。不一会儿,我们跟着龙灯来到了我们村的操场,只见龙灯绕着操场转起圈来。才跟了一会儿,我们就撑不住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活动之一完成后,我们又开始了许多活动,也一一完成了。最后一个活动就是随便玩什么,只要坚持一个小时就行。大人们决定打扑克牌,有人开心的不得了,有的人伤心的不得了;小孩在玩过家家。有的小孩因为角色不满意,而有的小孩觉得很满意;还有人在打游戏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所以我宣布闹元宵活动结束了。所有的人都在抱怨活动太少,并依依不舍。我告诉大家:“虽然‘闹元宵’活动已经过去了,可我们还可以玩,又没人来管我们对吧!”大家开心极了。
这次“闹元宵”每个人都“嗨”翻了。“闹元宵”可真有趣!我喜欢闹元宵。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8我国古代有许多传统节日,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大家说好不好?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xx多年前在西汗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是元宵节)。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大家知道了么?这就是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古代最多有四五天,现在只有一天是元宵节了。至清代,又增加了猜灯谜、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其中最大的习俗就是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记得有一年,又过元宵节了,我们都去了奶奶家,奶奶家可热闹了,姑姑,姑父二妈,二伯全来了,都是回家来过节的。晚饭时奶奶下了许多元宵,尤其是我最爱吃的豆沙馅,我大口大口的吃了好多,姑姑还说我是个大胃王呢。吃完了元宵,我们全家人一起去了溪水公园散步,路上遇见了许多人,爸爸说:“他们都是赶着回家吃元宵的。”不一会,我们就走到了溪水公园的亭子上,从亭子上看戏水公园的景色非常好看,半圆的月亮像一座小船,十分美丽。
看着美丽的景色,我提议道,既然是元宵节,咱们就猜灯谜玩吧!爸爸献出了一个灯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我琢磨着,妈妈指了指我手里的花生,我恍然大悟“是花生”。妈妈接着说道:“亚洲猜对了,我也说一个,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谁要欺负她,她就戳一枪,你们猜猜看。”“蜜蜂。太简单了还是我来吧”我把自己最拿手的两个字谜来问大家,没想到奶奶一会就猜出来了,后来奶奶看我们都很聪明,就自己出了一个非常难的,爸爸妈妈都没想出来,我想了一会,也没想出来。大家都没想出来,奶奶只好亮出谜底……
元宵节是非常好的节日,在我的心中感觉它比过年还要有趣。在那一天,人人的家里都能灯火通明,人人都能吃上美味的元宵,而且还能看花灯猜灯谜做游戏,是过年时节玩的最欢畅的节日。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9元宵节看花灯是一种中国传统习俗。这不,昨晚我就去看了,我们这个家庭有一个规定,大年三十去姥姥家,和正月十五去姥姥家,大年初一去奶奶家,大年初五去奶奶家。所以说,今天来是必定的。
在姥姥家看的焰火汇演,可漂亮了,又打出笑脸的,又打出圆圈的。在这里吃晚饭看一会焰火汇演聊聊家常,我们就走了。来的时候搬来了一箱烟花。走的时候,我们下去放,还有几挂白色的全放了。把我姐姐他们送回家,我们就去陶瓷科技城去看花灯了。这里的花灯,真叫个漂亮啊。
去了这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劈山救母,演的很形象,可惜就是不动,如果动的话就好了。会更逼真,还有一个叫鬼什么来着,忘了,不过也挺好的。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边走,我一边听妈妈解释着牛郎织女是怎么一回事。
渐渐地,我有些渴了,妈妈说:“要不要梨汤?”“要!”我们俩买了两杯,10元钱啊。够坑的。最让我生气的是,竟然和矿泉水一个味,不不不不,比矿泉水还难喝啊。我猜测,矿泉水加上食用色素加了梨片,真够难喝的。走着走着,我看见了孔雀开屏,真够大啊,而且还很漂亮。一个羽毛上有许多的灯泡,LED的。我们该向回走了,漂亮漂亮真漂亮。看得我眼都花了。
妈妈说:“总的时候买一个纪念品回家。”我高兴的要死。
我来到几个小摊前,有许多种类,我都不知道选什么好了,我最终决定,选狼牙棒。因为这个很吸引人,我看用心许多人买呢。所以我也买了我们打价一段时间后,决定8元钱出手。我也很同意。
快走的时候,我看到了我最想看的,也是最喜欢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还有中国航天事业的。这两项我都很喜欢,有天宫一号,由神州八号的。多种多样,我也很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有一点太假了,不过也挺好的。出去的时候还有一条龙。
这次去看花灯很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买的梨汤。我们都没有喝完就不要了。我感觉这十块钱真是花的冤枉钱,下一次来的时候,再也不能买了。真是欺骗客户吗。喝的我很难受很难受得。总体来说花灯不错。
有机会他家去看看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