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900字

春节的作文900字

时间:2025-10-26 19:00:11
关于春节的作文900字集合八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900字集合八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作文900字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1

转眼间,一年的时光飞逝而去,20xx年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留念的一年来到新的一年,回首过去的一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多喜多福的一年。在春节期间,我长了不少见识,懂得了不少春节的习俗,原来春节如此奥妙,如此有趣。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其中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霉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而在过年期间,大部分人都会把垃圾扫到一起,而不倒处去,因为古代人认为过年间倒垃圾时把财气、运气扫出去,把垃圾扫在一起则有聚财的寓意

春联也叫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是宋代祖先发明,在明代广为流传,到了清代,便开始盛行。

在贴春联的同时,人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明智的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 “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有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等。

春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木板印刷术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年画中有了《五谷丰登》、《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就点起蜡烛或油灯,等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病魔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炮竹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是同族长带领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朋友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加上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表示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春节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人们忘记了忧伤,共同与新年一起庆祝,也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喜运。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2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绍兴水乡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过年方式,颇有一些地方特色。虽然现如今年味儿淡了,但在真正的老绍兴人身上,依旧保持着这过年的老习俗。

一进农历腊月,老人们就忙得不可开交,各家各户都忙着晾晒年货。鸡、鸭、鱼、肉挂满走廊,像是一个小型菜市场。晾晒如此多的年货,并不是给自己的,而是给自己的左邻右舍,讨个好彩头。大人和小孩们也各管各的去挑新衣与年货了。早在腊月,家就充满了年味儿。

一进腊八,祭菩萨的日子从这儿就开始了,而腊八只能算是一场开幕式。但老人们却十分地重视。因为,在新年之际,神仙菩萨愿不愿意来保佑这家人,就要看他们在腊八那天吃什么,五谷杂粮必须样样齐全。因此,这腊八粥可大有讲究:江浙一带的粥分咸甜两种,甜粥加入茨菰、荠菜、松子仁和红枣等;如果煮的是咸粥,只需要在里面加入青草和油即可。其实,我们喝的不是粥,而是一锅大杂烩。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菩萨最重要的一天:祭灶王爷。在民间的传说中。灶王爷不仅仅只掌管灶火。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将人们的过失告诉天帝,因此在那一天,有一些人家会拿出极富粘性的糖来供奉灶王爷,粘住他的牙齿,使他无法向天帝述说人们的过失。这只是少数人的做法。还有一些人就显得有些隆重了。蜡烛点上;黄酒满上;鱼肉端上。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可说白了,就是在向灶王爷说好话。祭灶王爷,这也只是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罢了。虽然这些习俗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人们祈求生活幸福美满的宿愿不会变。

除夕那日是最热闹的,贴年画和他、对联,年味儿十足。年夜饭的菜必须成双成对,预示着十全十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却没有人动筷子。因为这吃年夜饭也有规矩与习俗:必须长辈们先动筷子,而且小孩子们不可以站起来夹菜,并且第一筷必须先是给别人夹的。这年夜菜也大有来头:八宝茶为来年八宝进门;长生果和年糕预示着老人寿比南山,才子年年高中。其最重要的还是鱼了,红烧鲫鱼、清蒸鳜鱼。不过一般要剩一些,因为年年有余(鱼)。此外,老人还故意让孩子打碎一些玩意儿。这规矩小孩子都懂,每当打碎碗时,他们总会嬉皮笑脸的说:“岁岁(碎碎)平安嘛!。”在城里,没有除夕守岁和放鞭炮,年味儿是少了,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遍聊天,一边看晚会。其乐融融,倒也是多了一份安宁与踏实。

正月初一,早餐吃的必须是汤圆。来年团团圆圆,而在这一天一家人是不会出去的,主要是用来休息,初二至初五,才会去别人家串门,用绍兴俗话来讲就是“做人客”。直至初六,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只有少数人还在做客。那一天,大人上班,小孩子在家中无所事事。仿佛一切生活都回到了正轨上。

虽然现如今年味儿少了,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习俗却会代代传承下去。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3

年年春节,城市里不管多么热闹繁华,我与家人总会伴随除夕夜的万家灯火回到外婆家,遵循传统的春节习俗。

外婆家在云南的一个小城镇里。大年初一,临街店铺门前,总能看到各色各样的灯笼,荡在小巷的房檐下。家家户户的门前贴着内容不一却饱含着美好祝愿的春联,在迎接远道而来的亲友访客。浓郁的年味四处飘散,喜庆的颜色渲染街巷,人们的欢笑,锣鼓的唱响,绘成了一副有声有色的城乡新年画卷。

天还未亮,鸡还未叫明,声声炮竹声持续不断地传进耳中。换上喜庆的新装,带上好心情,潇洒地走在大街上,两旁的店铺都敞开大门,里外都挤满了人群,卖年画的,卖鞭炮的 ……此处隐藏2842个字……,我也加入了这队伍,来到比赛场地,真是如我所料——人山人海。一条麻绳稳当的放在操场中间,旁边围满了人。

“噼~里~啪~啦~”鞭炮声响了,先是函乐坡(男)vs下屯村(男),也就是我们村与函乐坡之间的比赛,队员门纷纷入场,围在两旁的的观众们伸长脖子,好象生怕看不到自己本村的队员似的,为了方便“攻守自如”,队员们都把鞋给拖了,有一些为了不冻着还穿着袜子呢,他们个个磨拳擦掌,好象要把对方吃了似的,随后,手便紧紧的拽住绳子,似乎要把绳子占为己有似的。

“嘟”,哨声响起,队员们个个前脚弓,后脚弯,朝自己这边使劲,而旁边的观众们个个伸长脖子,眼睛紧紧盯着队员们。而场内的拉拉队,有节奏的喊着“一二~三”,特别是“三”,喊得特别有爆发性,好象自己也在拔河似的,同时双手一直向自己的那一队煽去,示意朝那边拉。队员们牙齿咬着没有血色的唇,好象自己一松唇,绳子就要被对方那边拉走,特别是我们的“压阵大使”——最后一位的大妈,瞧她蹲着一个“下马蹲”,手紧紧抓住绳子,眉头紧锁,嘴唇有些发紫,冬天的凉风吹过,她蓬乱的头发微微颤抖。而我们的“先锋”——40多岁的大婶也不逊色,只见她目光紧紧锁住中间的红绳,全身朝后倾斜,生怕红绳被“揽”过去似的。

“嘟”,结束的哨声响起,观众们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队员们也进拽的手却没有松下,也许此时他们的心也是被紧拽着的吧,只听“耶,我们赢了”的欢呼声,我便料到我们村赢了,紧绷着的眉头顿然舒开。接下来的比赛我们都全力以负,终于以女队第三名,男队第二名的成绩获胜。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真是十分有意义,不仅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还从比赛中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着句话的.真谛。相信XX年我也可以过的十分有意义,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嘛。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7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的鞭炮声,我们迎来了20xx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这一天,是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日子;是留守儿童与爸妈团聚的日子;是家里的老人等待在外打拼的儿女回家的日子;还是无数工作者依然坚守岗位的日子。这一天,空气中都充满着幸福的味道。

大年三十清晨,我被一阵阵此起彼伏的礼炮声惊醒,我一骨碌儿从床上爬起,揉揉惺忪睡眼,三下五除二的把自己穿戴整齐,草草地洗脸刷牙,就和爸妈上街采购去了。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大红灯笼挂一旁,超市里、菜场里、还有小商品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爸爸妈妈在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商品,我也在礼花摊前兜兜转转,面对琳琅满目的礼花,我东瞅瞅,西看看,在妈妈的催促下,好一会儿终于挑好自己中意的,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中午,按照往年的规矩,写春联那是必不可少的,我备好毛笔,铺平红纸,气定神闲,不一会儿,一副对联便跃然纸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外公一边读,一边把对联小心翼翼地贴在了大门上。过新年,当然也少不了把家里打扫一番,仗着人多力量大,没多久,我们就把小家打扫得一尘不染,看着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的家,我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伴随着夕阳西下,厨房里妈妈、外婆与奶奶的战果也陆续出炉了,有香喷喷的红烧鲈鱼,黄灿灿的豆芽,肥而不腻的猪蹄。。。。。。据说每样菜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看着这满桌的佳肴,我垂涎欲滴。“开饭喽”随着爸爸的一声吆喝,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彼此祝福,互相鼓励,当然红包也一个接一个地拿到了手,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放烟花啰!放烟花啰!”随即听到“嘭、嘭、嘭”三声,似乎是乐章的一个前奏,接下来马上要引出一整首动人的乐曲,我跑到屋外,顿时,只见远处烟花齐放,此起彼伏,绽放整个夜空,放眼望去,怎是一场视觉盛宴能形容,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伴随着外面连绵起伏的烟花声,屋里也热闹非凡。“快,准备好,抢红包就要开始了!”随着哥哥一声大叫,我们立即各就各位,一手握住手机,另一手的食指飞速地点开微信群,像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响的选手一样,眼睛紧盯屏幕,等待红包雨的降临,经过几番角逐,我,哥哥,阿姨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只有老爸战绩平平,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因为这本来也是除夕夜的一个娱乐小插曲,妈妈说,我们不应该沉迷于此,因为有了手机,我们少了许多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不要被叫“低头族 ”。所以不久,我们就停止了手机游戏。

窗外依旧是礼炮轰鸣,家里的人儿温馨的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聊天,好不惬意! 看着这一幕,我好想把时间定格在这一刻,永远永远!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8

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大家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大家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大家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大家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关于春节的作文900字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