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雨果的一封信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用于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应用文书。书信要怎么写才能发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雨果的一封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雨果的一封信1雨果先生:
看到你的信,我原以为你会称赞我们的所作所为,可是我错了,错得一塌糊涂,就像希特勒一样,我将永远被人们钉在历史耻辱的十字架上。
我油然而生一种罪恶感,这种感觉折磨着我,就像地狱之火,无时不燃烧在我的心间。是的,圆明园的确是世界的奇迹,当我一眼看到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时,我真的难以相信,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竟然能创造出如此妙不可言的建筑。是我们的嫉妒造成了这无法弥补的后果。当时,我不甘心,不甘心输在中国的建筑上,是嫉妒的魔鬼让我们把脏手伸向了圆明园,对此,我感到深深地内疚。
此时,无论我怎样表达内心的歉意也无济于事了,圆明园已经永远消失在世界上了。我甚至讨厌自己,讨厌自己对美的事物的破坏,讨厌自己的以强欺凌。对于中国,对于这个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国家,我无法再面对她,是我,是我们的行为带给了她深重的灾难。
我原本想利用你的显赫声望,让你为我们的“胜利”捧场,现在看来,我是多么愚蠢!我一再认为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可是现在,我感觉自己很可笑!可悲!你说的没错,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这一点我无话可说,我们的行为在历史上永远都是强盗的行为。对于我所作的一切,我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直到我的生命停止,这罪恶感仍不会消散,就像历史永远冰封在时间的长河中!
巴特勒
1861年12月11日
给雨果的一封信2维克多·雨果先生:
您好!
您一定想不到,给您写信的人是远在未来21世纪的中国学生--我吧?您不必惊奇,在科学迅猛发达的现代,我们已经可以和过去的人们自由通信、来往了。想必您一定还记得,你曾经给亚洲文明、东方文化代表建筑--中国的圆明园给予了高度赞誉吧。接下来,我会提起您关于圆明园的一篇作品,并告知您我心中的想法了。
您也许不知道,您所著的书籍如今已成为了世界名著,为许多热爱文学的人所拜读。我看过您的《巴黎圣母院》,其中加西莫多的形象已在我心中成为了不朽的心灵美的代表。虽然《巴黎圣母院》是您的代表作,但我认为,您最睿智、最震撼人心的文章,却是您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您理性、善良的对美的尊重,您客观、公正而平等的对圆明园的评价,您博大的胸怀和正直无畏的品格,全都体现在这篇佳作当中了。
我相信,文中您对圆明园的赞誉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您没有见过圆明园,但您能够以尊重的态度,用心去感受东方艺术的神奇与美丽,并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评价,这无疑是您深厚的艺术功底所造就的。这艺术的奇迹,被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贪婪、自私所毁灭,您同样爱憎分明地指出了侵略者英法联军的罪恶。您贯穿全文的有力而幽默的反讽口吻,旗帜鲜明地指责了、抗议了英法联军的罪行。您是法国人,却敢于承认自己的国家曾经犯下的错误;您是一位名人,却敢于向更高级的统治者挑战权威。是的,我要向您提出疑问了:在您那个被拿破仑三世统治的时代,在那霸权、独裁的时代,您文中的观点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成为人们抨击的对象,甚至您会被统治者们所追杀!您在下笔时,真的没有犹豫过吗?您就真的不害怕,身败名裂、“以死殉文”的危险吗?您的勇气,是从何而来的呢?请解开我心中的疑团吧。
美丽的圆明园虽然不复存在,但它永远建筑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作为一个中国人,失去祖国最灿烂的艺术瑰宝之痛,我想您一定也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让我们缅怀那艺术的奇迹吧,相信会有更多宏伟神奇的建筑诞生在这世界上,再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最后,感谢您为我们留下了这许许多多闪耀着艺术光芒、蕴涵了宝贵的艺术价值的作品。
祝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后记:哎。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布置这作文,真的好难写,写信给大作家的感觉(而且是仙逝了的那种)很奇怪,也很神圣。勉强算满意吧……这封不知所云的信。
给雨果的一封信3尊敬的雨果先生:
您好!
您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文章中写出了英法这两个强盗犯下的罪行,并愤怒地谴责英法联军的不正当行为。两个强盗对圆明园的大肆劫掠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滔天罪行。对此,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您勇敢地揭露了这两个强盗的罪恶。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陵园,是明清两个朝代共同修建的园林,并且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了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是东方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可是它已经不存在了。我恨英法这两个强盗,恨他们焚烧了圆明园。但我很敬重您,因为您身为法兰西人,却没有掩盖这两个强盗的罪恶。您是非分明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高尚人品值得我们学习。
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雨果先生。
此致
敬礼!
张玲云
20xx年8月
给雨果的一封信4雨果先生:
你具有的同情心,你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今天,我学了你的书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愤怒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雨果先生,你虽然是法国着(着)名作家,但你具有一股正义感。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的荣誉,你不会认为是光荣的,体面的,出色的。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在东方耸立,这个光辉的奇迹,代表了全人类在世界的价值、地位。以反语的讽刺了两个强盗对中国的严重破坏,英法联军侵略了中国的圆明园,在中国,是不可原谅的。希腊的巴特神庙也是被强盗干的,与中国的圆明园一样,只是“干得漂亮,更彻底”,几乎荡然无存。我们可以愤怒,可有力无气的样子。英法联军劫掠了中国的圆明园的巨大财产,在中国的眼里,劫掠中国的圆明园才是“野蛮人”。雨果先生,你抗议得对,治于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人们永远不会是强盗的,而法兰西私吞了一半胜利的赃物。法兰西、英吉利应将所获得的赃物还回原主——中国。
雨果先生,作为一个法国人的你,你却正义地站了起来。
非常敬佩您的精神,正义的。
此致!
敬礼。
给雨果的一封信5亲爱的杨老师:
您好!
您是我 ……此处隐藏3353个字……;"> 您的忠实读者:
20xx年1月19日
给雨果的一封信12雨果先生:
您好!
请恕我冒昧,打扰了您一百多年来修得的清静。您可能会想:我作为一个与您不相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会给您写信呢?如果您真这么想的话,那就请往下读吧。
1860年的时候,那个“世界角落里的奇迹”被英、法两国组成的联军占领了。这个奇迹我想您一定知道,它就是圆明园。我记得您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到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要感谢您的公正,感谢您用极大的勇气谴责在中国犯下罪行的强盗。
我们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英法联火烧了圆明园,而且把里面的宝物洗劫一空,至今都没有归还给我们。我感到很失望,失望的是,我没有亲眼目睹那“世界角落里的奇迹”、“恍若月宫的建筑”;失望的是,在英法联军践踏和破坏世界文明的时候,我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做不了;失望的是,这个奇迹消失后,除了您以外,没有人站出来愤怒地谴责那些强盗。
雨果先生,您去过圆明园吗?
我想您一定还记得它的样子,这绝对是不可能忘却的。我想告诉您,我也知道它的样子,我梦见过它。那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简直美极了!就如您说的,“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可这只是一个梦。
我想说句公道话,您是正直的。我希望您的正直能够带给全球的人民。
一位普通的中国中学生
11月4日
给雨果的一封信13您好!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学习到了您的那篇旷世之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的您的崇敬也如同您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一样强烈。
您让我对文学艺术有了新的看法,原来文学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指引人类向着和谐、美好、高尚而努力。您曾不畏强权,勇于对抗野蛮,也曾面对毁于强盗之手的瑰宝无比愤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您的正义浩然之气,您使我明白一个作家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细腻的笔触,更重要的是一颗敢于为全人类负责的心,文学是场勇敢者的游戏。
我们要使文字转化为利剑,斩断现实的遮羞布,揭出这些富丽堂皇的无耻。
将文字驯服于高贵的人格下,您做到了而我仍在努力。
岚涛随笔
给雨果的一封信14敬爱的雨果先生:
您好
感谢你让我看到了一封中国人应该看到的信,拾起了一段中国人不该忘记的历史。
圆明园,正如你所说,亚洲文明的剪影,中西结合的奇迹,不过现在,已成一遍废墟,一阵荒凉,只剩那仍然倔强地耸立却残缺不堪的几道石柱,依旧在记录历史沧桑……那往日的光芒,仙境般的美景,超乎想象的华丽,难以计数的珍宝,就在那场大火中,毁得一干二净。全世界,都无不为之惋惜……而你,生在“罪魁祸首”国家的你,见证了这一史实。
辛辣的讽刺,残酷的批判,以及字里行间透出的丝丝凉意,想必,可以把那巴特勒上尉逼出冷汗了吧!佩服你的正义,佩服你的勇气,您就像是一个审判者微笑着对他进行谴责,就像是“野蛮”对“文明”的教育,可以感到你对自己国家对中国的所作所为的惭愧,对“强盗”不惜笔墨来憎恶的不屑!那封信,比用枪指着巴特勒上尉更让人心惊!
不过现在我要告诉你,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被冠以“东亚病夫”称号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宰割的牛羊了!你看见了吗?中国振作起来了!鸟巢,水立方,已经吸引了世人的眼球,现在还有谁敢来欺负我们呢?——可能是那五千年以德报怨的的精神也唤起众国的良知了吧!也可能是列国看到泱泱大国拔地而起而感到畏惧了吧!虽说现在的中国正在腾飞,我们也不该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我会永远记住,有一个身在强盗所在地的外国人——你,为了正义,为了和平,坚定地,愤怒地指出了侵略者的罪行!
还是那句话,感谢你!
一个不会忘记历史的中国人
200X.10.29
长沙县黄花中学初二 xxx
给雨果的一封信15敬爱的雨果先生:
您好!
我阅读了您所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文章后,心里荡漾着波波涟漪,想与您交流与探讨这篇不可小觑的文章。
首先,我很敬佩您的勇气,您敢在公共场合站在公正的位置上公正的为人民发声。你毫无畏惧,你毫不退缩,因为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您所流露出的情感正是我们人民的心声啊!您有着清醒的头脑与正直的良知,你知道,这座闻名世界、富丽堂皇的黄金宝库里储藏着上以万计的金银制品,独具匠心的国宝级文物等等,但是,这一切却在英法联军的手中毁于一旦。是呀,正如您在文中说的那样圆明园是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是亚洲文明的象征。在这次的掠夺中,究竟说明了什么,又预示着什么?
在这次公然掠夺、洗劫中,清政府没有做出任何的防范措施,还一味地妥协、退让,国家的统治者还自顾自的躲进了承德避暑山庄,多么令人诧异,多么令人发笑。难道这疆域辽阔、世界面积排在第三位的华夏文明古国竟然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竟然允许他国侵略者在这片肥沃的、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的土地上任意践踏,疯狂劫掠,这无不反映着清政府的昏庸、腐败、无能,从之前的“闭关锁国”到如今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其根本在于国家统治者的思想被禁锢,一个富强的国家是决不允许他国来践踏自己的国家。今后的国家领导人能够冲破束缚,让国家富强起来,并且通过这次的“火烧圆明园”可以看出中国的自卫能力太差了,希望今后能够加强。
此外,这次的洗劫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因为这次的洗劫在时时刻刻警示国人: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这样,国家才会越来越富强,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两次的鸦片战争再次上演。
最后,再次感谢您,感谢您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与敬重,感谢您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希望在您的见证下,中国越来越富强!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
20xx年x月xx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