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书信

给孔子的一封信

时间:2025-07-03 22:27:08
给孔子的一封信【精】

给孔子的一封信【精】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封优秀的书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给孔子的一封信1

敬爱的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

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也一塌糊涂,看着同学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论语》,走进我的生活,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自觉的整理好思绪,您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如当头棒喝,让我自觉制定了好的学习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我、启迪着我所追寻的。

孔爷爷,您是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吗?正因为有了你当初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纽带,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过我。

那一次,辅导班学校组织卫生大扫除,我和一个同学被安排管理,我竟昧着良心对那个同学,而我却说我有事,需要她帮我看一下,那个同学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在外面玩的痛痛快快后走进教室时,发现老师在对她训斥。原来她先帮我管楼道而自己的教室却没管,不知为什么,当时一种负罪的念头让我愧疚不已,当孔爷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映入眼帘时,如一只利剑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脏,是啊,自己都不愿承受的事情,为什么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呢?如果那样,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感谢您,孔爷爷,是您给我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终身受用的一课。

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给孔子的一封信2

敬爱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

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孔子老师,你知道吗?从我刚开始识字起,就开始读《论语》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您说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从《论语》中所学的第一句话,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我的爷爷曾给我解释过这句话的道理,而这个道理也一直铭记在了我的心中,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都一直牢记这句话,虚心向他人求教,使我受益匪浅。可能您会感到惊讶!想不到您的一句话会在几千年后改变了一个小男孩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但事情往往具有这样的戏剧性。在您所处的春秋时代,您周游了列国,去说服那些国君,用您“仁爱”的思想去治理国家,但却很少有人听您的,可就在以后的几千年里,您的儒家思想却成为最正统的思想,被文人们广为学习,而您也被尊为“圣人”。

您的庙宇被修了一番有一番。您的弟子已经远远超过三千之众,这些都是您所不知道的,可能您未成想过这些,但您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即使是在今天,还是有许多人去学习您,您的弟子甚至遍布世界各大洲。在国外的许多高等院校里都有“孔子学堂。”您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至今许多的的地方,人们仍在研究《论语》这部凝就了你这一生思想的书,人们在书上把您标注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爷爷,虽然我与你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会认真研读《论语》,从中汲取智慧。

此致

敬礼

  来自21世纪的学生:柯苏婉

给孔子的一封信3

尊敬的孔子先生: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信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您生于鲁国,游历于各诸侯之间,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学富五车,经验丰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张:“温、良、恭、俭、让”,前四个字让我心悦诚服,但“让”字让却不敢恭维。老子又作了一个与您如出一辙的论断:“我恒有三宝:一为勤,二为俭,三为不敢争天下先。”是吗?

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做人行中庸一点,做事要视环境决定做人的标准,不能拘泥固执,该争的时候就争,该不让的时候就不要让,该表现的时候就得努力表现自己,扞卫自己。

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让”且要“争”。先生有所不知,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而不像你当年国泰民安,无论是经济抑或是军事,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人民道德,都可谓瞬息万变。地方性的区位联系,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利,国际互联网等迅速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试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安稳地依着祖宗的家产,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果断的“让”字,不参与,争取经济合作,不和别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那么历史又将推向何处呢?

孔子先生,您也许不知道,中华民族在19世纪遭受的是何等的苦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一份份不平等条约摆在清政府面前,他们可是您的好子孙,“让”、“让”、“让”……于是在一片“让”声当中您的家当被典当一空,至今还有许多文物还在列强的博物馆中呀!然而,您的子孙们又准备闭上眼睛休息了。

生灵涂炭,人民潦倒,便是如此“让”出来的。

还有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事要禀告先生您。1948年,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强大的新中国。1997年,香港在邓小平的据理力争下回归了祖国怀抱。二年后,澳门又回归 ……此处隐藏8095个字……p>

致意

干杯。

给孔子的一封信13

尊敬的孔夫子:

您好!

晚辈乃数千年后之人,无缘一睹您的风采,但却知您潇洒倜傥,自幼好学,青年从政,首创儒家,德高望重,万世师表,实为“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之人,晚辈对您深感敬佩。您的《论语》更是被奉为经典,书中一句句朴素而又经典的言辞化解了无数国人心中的浮躁和烦闷,温暖了无数国人。而今,我要向您寄出一封求救信,请您务必再以您那温馨的劝导,救救那些个被物欲所蔽,失其灵明而惶惶不安的人们。

您曾说“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然而,您看:他们有“戒”吗?他们有“畏”吗?他们有“思”吗?

不必说那些个国人,动辄以“出国考察”为名,假公济私堂而皇之地入住顶级酒店,更有可恶者临走前还不忘以“惟我独尊”的姿态,在洁净的窗帘上留下一脚以示不枉到此一游;

不必说那些个“满腹经纶”之士只因一眨眼功夫没找到停车位便恶语相向,出言谩骂,随即把车停在盲人道上;更有肇事者竟还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也不必说那些个我的同龄人,把嚼完的口香糖或肆无忌惮地随地一吐,或恬不知耻地喷到无辜的广告牌上;

单是比烽火台、情报站快上无数倍的网络,媒体就足以污染视听,令义士们捶胸顿足,让居心叵测者欢欣鼓舞。曾几何时开始,媒体网络可以不顾教化,把粗话串进主持词;“芙蓉姐姐”“凤姐”埋藏在各个角落,伺机而动,一个比一个哗众取宠,一个比一个畸形病态;脸蛋稍好的不厌其烦地玩自拍,闲来自残的人假惺惺的博同情,无聊不雅的视频点击率暴涨,无条件限制地发表言论图片,让“花朵”们对自己的行为随心所欲,使风华正茂的青年们沉沦其中……

于丹说:“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难。”

尊敬的孔夫子,您的内心世界充盈而强大,您深邃的思想更是让近乎所有人望尘莫及。孔子先生,我多希望您来告诉他们:“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

孔子先生,我多希望您来告诉他们:“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欲念,处事要有敬畏之心,切忌肆无忌惮。

孔子先生,我多希望您来告诉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要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要为自己的前途细致规划。

孔子先生,我多希望您来告诉他们……

当然,您千万别被吓坏了。国人中被物欲所蔽,失其灵明而惶惶不安的,“不争气”的只是少之又少的“那些个”,而今的中国,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而也正是这样的强国,需要更多人来聆听您的教诲,需要更多您所说的“君子”。尊敬的孔夫子,我多希望你能穿越而来!

最后,我为我的鲁莽打扰,表示深深的歉意!不过,我想有着宽广胸怀的您也定是不会和我计较的。

此致

敬礼

你的崇拜者:

5月22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4

敬爱的孔子:

您好!自从读了那本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集聚了您智慧语录的《论语》,我心中总感觉回味无穷。它包含了通俗却又深刻的哲理,是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您是儒家的始祖,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您生活的年代虽已距今有二千多年了,但一捧起那本《论语》,您那慈祥的面容,花白的鬓发,捋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眼前,那每一句名言、警句都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我重点分析了您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说,把学习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学习也就非常容易了,若能善待友人,与他们和睦相处,心情也就舒畅了。日常生活中,误解是经常出现的事,我们只要遇到事多为他人着想,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不就正如您所说的也是君子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最令我感慨不己的一句话。它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浑身充满了奋发向上的力量;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在生活中,是不允许松懈的,遇到哪些品德高尚、言行超拔的人,就应该以他为榜样,虚心向他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此外,遇到品行低劣的人,不只是蔑视他,更应该扪心自问,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毛病,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而您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品质,才能成为圣人,被后世永远赞誉。

在您的感召下,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我要学习您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亲爱友人、修身养性的品质,孜孜不倦、奋发进取的信念。我要做到珍惜时间,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自觉努力,不断鞭策自己进步,去除身上那些浮躁、迷茫、自私、懒惰、毫无追求的坏毛病,做一个像您那样有修养、有文化的人。

此致

敬礼

给孔子的一封信15

尊敬的孔子先生:

你好,

我们之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之间,你的思想一直在教育着后人,在百家争鸣的时候,你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提倡的学风,你是现在人心中的大才子、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你曾在百家争鸣时期洒下“仁爱的种子 ”,虽然你已离开了我们,可是您的思想却从未离开过我们,你的语录《 论语》一书中,给力我很多启示,如一盏指路灯,能给我们在黑暗时找到正确的方向。在读《 论语》一书中我有一句话并不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还不让被人去做,那到头来谁做呢?一件事总该有个人来做并不,自己没有能力,也许别人就有这方面的才能呢?所以我并不认同您的想法,但同时我又是十分的赞同您所说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些为了面子而不去向人询问,假装知道,可是却什么也不知道的人处处可见,在这一句话中也表现了一个人的诚实度,也表现力一个人的做人准则,没有了诚实便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让我受益匪浅。

您视名利如浮云,不追求什么名和利。您的存在是在让世人的觉悟。让世人知道自己活着的价值。您的《论语 》我们熟记在心,时时刻刻叮嘱着我要牢记“ 礼”和“ 仁”。

在当今世界,请问有多少个国家不知晓您的存在,可是又有谁还记得 “ 礼”和“ 仁”呢 ? 现在的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为生活而奔波,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您的思想中还主张“让 ”是吧,谦让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可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你让别人一下,别人就会超出你很多,只有不断的竞争才能生存,这就是当今社会!

孔在先生,有了您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正在飞速发展中!谢谢您的教育!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朱颖

  20xx年3月6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